3.建設智能制造創新平臺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以創新資源的共建共享以及科技產業的協同發展為抓手,著力構建開放型、一體化的智能制造區域創新平臺。著力建設珠三角自主創新示范區,大力推動產業分工合作、創新資源開放合作、要素有序流動,發揮高新區“二次創業”、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對智能制造發展的促進作用。面向全省制造業需求,依托高校科研機構建設國家級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,充分發揮其引領和支撐作用。統籌建設一批國家級計量、檢測、試驗及認證平臺,形成國內領先的智能裝備可靠性和壽命測試試驗、質量檢測、性能檢驗能力。構建面向企業供應鏈管理、交通、電力、環保、食品溯源、現代農業種養的物聯網應用創新平臺,面向中小微企業信息化服務和技術創新的云計算平臺,面向企業經營管理及社會服務管理的大數據挖掘應用創新平臺。統籌建設一批專業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,為企業提供智能制造展示和體驗、一體化智能改造咨詢及實施、智能設備融資租賃以及專業技能人才培訓等服務。加快工業設計、設備共享、信息化應用等中小微企業創新服務公共平臺建設。積極爭取國家戰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在廣東布局建設,實現“平臺集聚-企業集聚-產業集群”的良性循環。積極發展智能制造新型研發機構,按照市場主導、政府引導的原則,引導地方政府、各類社會主體參與新型研發機構建設,引導新型研發機構建立健全理事會等現代院所治理機制、產業化導向的運營模式,強化與企業、市場的對接。
4.推動兩化融合標準體系建設。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標準體系建設與貫標試點示范,開展智能制造貫標宣傳推廣工作,樹立工業領域試點示范應用標桿,提升企業智能化應用能力和水平。遴選一批企業和服務機構列入省級貫標試點,組織貫標服務機構深入試點企業,對照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,幫助試點企業開展基礎建設、單項應用、綜合集成、協同創新,推動兩化融合標準體系建設,支持基礎條件較好的企業積極申報國家貫標試點。加強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,建立系統規范、質量可控的兩化融合管理標準體系,提升企業兩化融合能力和水平。
5.加強知識產權的運用、保護和管理。實施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,積極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試點,指導工業企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,培育一批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知識產權運用標桿企業。大力推動企業貫徹實施知識產權管理規范,提高企業知識產權運用水平;加強重點產業專利布局,開展重點區域產業發展專利導航,建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評議機制和預警機制,完善知識產權交易運營體系,提升智能制造領域知識產權運用、保護和管理能力。